引用:
原帖由 mjk 于 2025-8-18 20:01 发表 
感谢大佬又科普了。
对大佬这个讲解很感兴趣:
之前一般都被科普,dsp分频的失真比功率分频更低。
大佬这个讲解,有点颠覆被科普的说法了。
DSP分频失真确实比功率分频更低,如果我们仅仅就“分频”这个功能来谈的话。DSP分频又比电分更准确一些。
怎么说呢,好比你说手动档油耗或者性能和自动档去比较,在不考虑发动机的前提下。我们仅仅考虑变速箱的性能,比较结果怎样怎样。
但是如果结合发动机性能考虑呢?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
功率分频就是一个单独拎出来不太行,但最终系统整合有可能整体反超的一种东西。
所以说,常见的科普是对的,我的结论也是对的,看你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引用:
原帖由 mjk 于 2025-8-18 20:01 发表 
大佬能否详细讲讲呢?
特别是:对于非diy情况下,如何能分辨厂箱的内置无源的功率分 ...
看专业评测结果。比如ASR的Klippel失真度测试。一般来说厂箱做到0.1%的中频三次失真就没有太大提高空间了,可以认为是顶级素质。
这个是比较差的结果,-45db的中频失真,一般来说就是喇叭没有短路环,功放又只是常规的基本电分,就是这样的结果。
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 ... nitor-review.22254/
正面例子就是Kii 3,这个箱子没有任何喇叭有短路环,也没有使用功率分频,但由于理解了扬声器系统阻抗之间的互动,通过电子反馈电路实现了-60db的中频失真度。

?dl=0
所以说也不是功率分频 VS 电分或者DSP分频的问题,而是究竟有没有从整体系统考虑最终结果,还是仅仅考虑某一个环节的失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