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那种动不动就几十T的收藏量我着实汗颜!
 ,别人那种动不动就几十T的收藏量我着实汗颜! 
  流行歌曲在我硬盘上几乎没有容身之地了,另外我现在只喜欢听专辑而不是跳着听,那种需要跳掉听的音乐没有资格留在我的硬盘上。
 流行歌曲在我硬盘上几乎没有容身之地了,另外我现在只喜欢听专辑而不是跳着听,那种需要跳掉听的音乐没有资格留在我的硬盘上。 哦也!偶就是这么如10年前一样的抠门!
 哦也!偶就是这么如10年前一样的抠门!
 
  
  顺便小声骂一句勃拉姆斯那个家伙与其说情圣不如说是怂货!既然那么爱师娘就大胆追呗,师娘的原配老公都死了那么久了啦,居然宁可自己终身不娶也不敢向爱人吐个字啊!真是怂透了!!:@ 哈哈!对于舒伯特当时因为是同性恋受社会排挤深表同情,如果是生活在今天这位音乐天才估计就不会那么惨了吧?
 顺便小声骂一句勃拉姆斯那个家伙与其说情圣不如说是怂货!既然那么爱师娘就大胆追呗,师娘的原配老公都死了那么久了啦,居然宁可自己终身不娶也不敢向爱人吐个字啊!真是怂透了!!:@ 哈哈!对于舒伯特当时因为是同性恋受社会排挤深表同情,如果是生活在今天这位音乐天才估计就不会那么惨了吧?         比如阿巴多的指挥风格偏明朗欢快;马泽尔则是沉稳如泰山;伯恩斯坦有伯跳跳的外号,所以他的作品基本是张扬热情而大气,我自己特别喜欢伯恩斯坦和马泽尔,还有索尔蒂和胡约姆版的贝交全集也别具一品(⊙o⊙)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这些指挥家的视频,个人觉得这些穿着燕尾服、扎着领带、激情昂扬的老头们比那些头发一飞冲天,身上刺龙刺凤,耳朵吊着几个耳环唱着《死了都要爱》的摇滚青年们有魅力多了。胡约姆和卡拉杨两老头儒雅又有气质,本主妇的大爱啊!
 比如阿巴多的指挥风格偏明朗欢快;马泽尔则是沉稳如泰山;伯恩斯坦有伯跳跳的外号,所以他的作品基本是张扬热情而大气,我自己特别喜欢伯恩斯坦和马泽尔,还有索尔蒂和胡约姆版的贝交全集也别具一品(⊙o⊙)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这些指挥家的视频,个人觉得这些穿着燕尾服、扎着领带、激情昂扬的老头们比那些头发一飞冲天,身上刺龙刺凤,耳朵吊着几个耳环唱着《死了都要爱》的摇滚青年们有魅力多了。胡约姆和卡拉杨两老头儒雅又有气质,本主妇的大爱啊! 
  还有啊,主妇还超喜欢西门智实,这个唯一打进国际的女指挥家,那中性的英气美真能拜弯女人哪!不信你们自己去百度瞧瞧哦!
 还有啊,主妇还超喜欢西门智实,这个唯一打进国际的女指挥家,那中性的英气美真能拜弯女人哪!不信你们自己去百度瞧瞧哦! 
  ,来看看吧! 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皇家焰火》;创作背景是为当时英皇乔治一世新上位游湖时所作,所以那旋律端的是高贵!典雅!华丽!钢管那种金光灿烂的质感几乎能穿音箱出来
,来看看吧! 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皇家焰火》;创作背景是为当时英皇乔治一世新上位游湖时所作,所以那旋律端的是高贵!典雅!华丽!钢管那种金光灿烂的质感几乎能穿音箱出来 ,直白点就是高大上,哈哈哈[
 ,直白点就是高大上,哈哈哈[
 
    ;惭愧!惭愧!最后一个马勒第六交响《悼亡儿之歌》那动态之庞大,音效之强烈简直是核人心魄。前一分钟还阳春白雪柔软如丝后一分钟立刻电闪雷鸣撼天动地
 ;惭愧!惭愧!最后一个马勒第六交响《悼亡儿之歌》那动态之庞大,音效之强烈简直是核人心魄。前一分钟还阳春白雪柔软如丝后一分钟立刻电闪雷鸣撼天动地 ,听得我头皮都炸了:'( 整部交响乐70多分钟我连一秒钟都不舍得放过。
 ,听得我头皮都炸了:'( 整部交响乐70多分钟我连一秒钟都不舍得放过。 马六这张碟居然在路上晃荡了足足5天,害得我每天看快递进程无数遍
  马六这张碟居然在路上晃荡了足足5天,害得我每天看快递进程无数遍 一口老血!拆包后翻来覆去的看,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DG出品!一流的作品、一流的指挥家、一流的弦乐队、一流的录音!没啥可挑的了。泡上一杯茶,坐好,再将CD放进碟仓……那清彻、热烈、震撼的音乐立刻铺天盖地而来:o 真是没有比这一刻更享受的了:o
 一口老血!拆包后翻来覆去的看,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DG出品!一流的作品、一流的指挥家、一流的弦乐队、一流的录音!没啥可挑的了。泡上一杯茶,坐好,再将CD放进碟仓……那清彻、热烈、震撼的音乐立刻铺天盖地而来:o 真是没有比这一刻更享受的了:o          我不死心又问了句“难道你不觉得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吗?老公撇撇嘴,荡毛子?还不如九九女儿红好听!
 我不死心又问了句“难道你不觉得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吗?老公撇撇嘴,荡毛子?还不如九九女儿红好听! 
  
  
  
  写得好,同感,俺也准备弄点古典听听
 写得好,同感,俺也准备弄点古典听听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20-10-30 22:26 发表
我说的是入坑古典音乐。发烧器材谁都能买,但是能真正欣赏古典音乐的不算多
期待楼主从浪漫主义大编制步入巴洛克复调,体会音乐本身真正深邃的美 ...
原帖由 姐骑得不思百 于 2020-10-31 08:36 发表
人生有三重境界:首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接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音乐的历程何尝不是这样,师太好像闭关很久,怎么这次出关更加盛气凌人了,喜欢上阳春白雪,就看不上下里巴人了,是不是有点偏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09:42 发表
讲真我是真看不上童丽,龚玥,赵朋这种假声!对!就是假,那种声音没有高音低音,没有任何起伏,从头到脚就是在那一个固定的频段上。乍一听特别美再一听就腻!这种声音最大的好处是能掩盖一个音箱的真实缺点,能让哪怕一个30块钱的破 ...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20-10-30 22:26 发表
我说的是入坑古典音乐。发烧器材谁都能买,但是能真正欣赏古典音乐的不算多
期待楼主从浪漫主义大编制步入巴洛克复调,体会音乐本身真正深邃的美 ...
 所以我喜欢贝多芬但我更喜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至于到现代的印象主义时期我就听的少了,觉得没有前两个时期精彩啦!
 所以我喜欢贝多芬但我更喜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至于到现代的印象主义时期我就听的少了,觉得没有前两个时期精彩啦! 我知道李娜是原唱,并且我也听过李娜的,唱功不俗!但韩红版是真正唱红那个!谁都不能否认韩红的真实力,很多人喜欢青藏高原那是因为歌手的实力+歌曲本身的美!你好像没明白我的意思,我只讨厌假声,有真实唱功的相信大家都不会拒绝!兄台可以从施特劳斯的作品入手,施特家族的圆舞曲绝逼是同类中的佼佼者!轻松欢快又活泼!比如《皇帝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通俗易懂旋律又美,很容易让人喜欢的哦!
我知道李娜是原唱,并且我也听过李娜的,唱功不俗!但韩红版是真正唱红那个!谁都不能否认韩红的真实力,很多人喜欢青藏高原那是因为歌手的实力+歌曲本身的美!你好像没明白我的意思,我只讨厌假声,有真实唱功的相信大家都不会拒绝!兄台可以从施特劳斯的作品入手,施特家族的圆舞曲绝逼是同类中的佼佼者!轻松欢快又活泼!比如《皇帝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通俗易懂旋律又美,很容易让人喜欢的哦! 对的对的!我用同轴线连接马兰士和解码器。用光盘播放时解码器就是个调音量的前级,如果想听硬盘上的歌就切回解码器带电脑了,很方便的!有些碟片是一下子买不到的,最近亚马逊上基本90%的古典音乐都没货!郁闷!这个时候下载的DSD就能填补这个空缺了。
对的对的!我用同轴线连接马兰士和解码器。用光盘播放时解码器就是个调音量的前级,如果想听硬盘上的歌就切回解码器带电脑了,很方便的!有些碟片是一下子买不到的,最近亚马逊上基本90%的古典音乐都没货!郁闷!这个时候下载的DSD就能填补这个空缺了。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09:54 发表
我知道李娜是原唱,并且我也听过李娜的,唱功不俗!但韩红版是真正唱红那个!谁都不能否认韩红的真实力,很多人喜欢青藏高原那是因为歌手的实力+歌曲本身的美!你好像没明白我的意思,我只讨厌假声,有真实唱功的相信大家都不会拒绝 ...
原帖由 姐骑得不思百 于 2020-10-31 10:28 发表
嗯!我是非常尊重师太对音乐的态度的,其实我也不是反对你说的,只是讨论一下而已,你说的童丽和赵鹏他们,我也不喜欢,更准确的说是基本没有去认真听过。至于韩红,我的理解是,在流行音乐里面,她也算是掰手指就能数得出的大佬级的 ...
 不过终究是因为个人的偏爱不在这一块所以没有多做过研究,因此倒也没法如你那样能仔细分辩出每一任歌手的不同!
 不过终究是因为个人的偏爱不在这一块所以没有多做过研究,因此倒也没法如你那样能仔细分辩出每一任歌手的不同! 但每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好歌手都是值得欣赏的!
 但每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好歌手都是值得欣赏的!	原帖由 姐骑得不思百 于 2020-10-31 08:36 发表
人生有三重境界:首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接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音乐的历程何尝不是这样,师太好像闭关很久,怎么这次出关更加盛气凌人了,喜欢上阳春白雪,就看不上下里巴人了,是不是有点偏 ...
 
  
  
  
	 如今剩下的就是漫漫淘碟路了。我已经好多次暗地里庆幸当初啥也不懂就敢专程去上海搬它回家!
 如今剩下的就是漫漫淘碟路了。我已经好多次暗地里庆幸当初啥也不懂就敢专程去上海搬它回家! 
  是6007,好像是刚出来的!
是6007,好像是刚出来的!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13:30 发表
不升了!SM9已经带给我太多惊喜了,古典音乐才是它真正的口味王!如今剩下的就是漫漫淘碟路了。我已经好多次暗地里庆幸当初啥也不懂就敢专程去上海搬它回家!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09:54 发表
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刚刚还是交响乐这种体载的初步形成!巴洛克时代,巴赫老大规律了交响乐4步套曲的写法模式但将这模式进一步成熟且发扬光大的却是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o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更是人才辈出,各路杰出指挥家也 ...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20-10-31 15:03 发表
凡事都有过程,慢慢来
一开始都是喜欢管弦乐队大编制作品,交响乐队的动态和音色丰富度,其他类型音乐没法比,既能细腻又能澎湃,有无数可能
之后会更喜欢协奏曲,主乐器和乐队的竞奏,开始注意其中的主题发展、和声和变奏行进
...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20-10-31 15:03 发表
凡事都有过程,慢慢来
一开始都是喜欢管弦乐队大编制作品,交响乐队的动态和音色丰富度,其他类型音乐没法比,既能细腻又能澎湃,有无数可能
之后会更喜欢协奏曲,主乐器和乐队的竞奏,开始注意其中的主题发展、和声和变奏行进
...
 我只能仰望但自己是做不到的了!相信也没多少人能做到,否则大部分古典音乐都得去死!哪怕是歌剧、舞剧、康塔塔、交响音画剧、还是钢协或是提琴协凑都伴有大量或一定量的大动态音乐!市面上那些顶级的12寸15寸18寸仿佛天生就是为这些大动态音乐而生的!我想来想去估计兄台应该是最喜欢清唱剧、弥撒剧这些的,那种是古典音乐的初始状态了。
 我只能仰望但自己是做不到的了!相信也没多少人能做到,否则大部分古典音乐都得去死!哪怕是歌剧、舞剧、康塔塔、交响音画剧、还是钢协或是提琴协凑都伴有大量或一定量的大动态音乐!市面上那些顶级的12寸15寸18寸仿佛天生就是为这些大动态音乐而生的!我想来想去估计兄台应该是最喜欢清唱剧、弥撒剧这些的,那种是古典音乐的初始状态了。 返璞归真或许也是另一种美吧!我个人是做不到返回原始状态去但我也能接受别人对音乐的不同看法!
 返璞归真或许也是另一种美吧!我个人是做不到返回原始状态去但我也能接受别人对音乐的不同看法!原帖由 姐骑得不思百 于 2020-10-31 16:24 发表
这个群里真是高手如云,这个说得好,最后回到读“诗经”,中国的诗词歌赋一切都来源于“诗经”、楚辞和古乐府,那些都来自最真实的百姓生活。
 小众的爱好都是寂寞的,别说诗经了,在现实中我连“我喜欢贝多芬”都不敢跟人提的,就怕被人说装13
 小众的爱好都是寂寞的,别说诗经了,在现实中我连“我喜欢贝多芬”都不敢跟人提的,就怕被人说装13 越是小众就越难能可贵了!
 越是小众就越难能可贵了!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17:27 发表
嗯嗯!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音箱器材这种论坛上看到“诗经”两字!一般人听个流行音乐已经很满足了,你要是对他说诗经估计会被喷一脸!我突然想到了曲高和寡这4字小众的爱好都是寂寞的,别说诗经了,在现实中我连“我喜欢贝多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17:27 发表
这个到重读诗经的境界……已经是超脱红尘之外了!我只能仰望但自己是做不到的了!相信也没多少人能做到,否则大部分古典音乐都得去死!哪怕是歌剧、舞剧、康塔塔、交响音画剧、还是钢协或是提琴协凑都伴有大量或一定量的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17:27 发表
嗯嗯!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音箱器材这种论坛上看到“诗经”两字!一般人听个流行音乐已经很满足了,你要是对他说诗经估计会被喷一脸!我突然想到了曲高和寡这4字小众的爱好都是寂寞的,别说诗经了,在现实中我连“我喜欢贝多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17:27 发表
所有交响乐都是有主题发展、和声和变奏这些组成的………我真是笑哭了!不止只是协凑曲,也不分室内室外………………这还是个大范围说法,往细讲有主题显示部、再现部…展示部……你去听几部作品就自然会发现这些规律的!:z0 ...
 这个模式影响大的啥地步吗?不是当时有个事么
 这个模式影响大的啥地步吗?不是当时有个事么 ,到了马勒身上他的第一交响乐中第三乐章因为没有采用传统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而惨遭当时的乐评家指责!搞得马勒极其郁闷!哈哈!
 ,到了马勒身上他的第一交响乐中第三乐章因为没有采用传统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而惨遭当时的乐评家指责!搞得马勒极其郁闷!哈哈! 马勒第一交第3乐章不是轻松的小步舞而是别出心载搞了个阴森恐怖而丑陋的死亡进行曲
 马勒第一交第3乐章不是轻松的小步舞而是别出心载搞了个阴森恐怖而丑陋的死亡进行曲 让人能听一次就忘不了
 让人能听一次就忘不了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20-10-31 20:44 发表
交响乐的四乐章套曲模式和巴赫没什么关系。交响乐之父是海顿。巴赫写过管弦乐组曲,但那时的组曲和交响曲不是一回事,而且当时都还没有大编制的管弦乐队(钢琴都还没诞生),也就没有交响乐这种曲式。至于组曲,巴赫写了太多,但大 ...
 
  
  除了汗一个我还真说不出啥来!
 除了汗一个我还真说不出啥来!原帖由 扎贰彩夫 于 2020-11-2 10:01 发表
可能师太的理解有些问题,听翻唱歌手主要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听钱。通常而言,想听交响乐,音箱至少5万起步,大多数家庭里,很难为了个爱好花个5万10万的,所以千元级万无级就成了最多的选择。而这级别的音响,很难达到理想的程度 ...

原帖由 冰心宝宝 于 2020-11-2 09:59 发表
师太说的极是! 音响器材不听古典音乐其实真的没必要买那么高端的,口水歌,新世纪音乐3000-5000足够好了。我就是师太说的从一套施特劳斯家族和西电古典精选入的门,然后的几年一发不可收拾。。。 ...
 施特家族作为入门基石真的功不可没!
 施特家族作为入门基石真的功不可没! 
	 
  
 原帖由 冰心宝宝 于 2020-11-2 09:59 发表
师太说的极是! 音响器材不听古典音乐其实真的没必要买那么高端的,口水歌,新世纪音乐3000-5000足够好了。我就是师太说的从一套施特劳斯家族和西电古典精选入的门,然后的几年一发不可收拾。。。 ...
原帖由 不是好鸟 于 2020-11-2 10:51 发表
我刚来这个论坛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之前也逛过其他不少论坛,抛开文笔和深度不说,仅就“真实度”而言,天声论坛就远远的领先于他们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王总编、你、R版、jimmy和其他许多烧友们,为音乐论坛开辟了 ...
原帖由 sin442316 于 2020-11-2 11:49 发表
大家只谈不同,不谈好与坏。对于童丽之类的修饰太多的发烧人声,偶尔一两首还是可以。但是听多了腻,而且他们的缺点确实是唱法单一,更多的是为音色服务而缺乏感情。一张专辑我都听不完,更别说长久听这种音乐了。相比所谓的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1-2 10:48 发表
那位兄自己喜欢巴洛克时代的音乐这没啥不好,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出了名的华丽!但却把后面300年经过无数优秀音乐家一代代改进,远比第一代成熟的音乐体系都砍杀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在音乐上喜欢倒退回去的言论!z008相比之下听古典音乐的人占小众所以不明人士还在那儿点赞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20-11-2 14:20 发表
马勒的音乐不知道比巴洛克音乐华丽到哪里去了。马勒的超大编制乐队+合唱乐队,巴洛克时期完全不可想象。巴洛克时期的乐器简直简陋(除了管风琴),和华丽沾不上边,更别说大部分都是单乐器作品,也没有那么多的和弦转换节奏强 ...
 
  
  
  
	原帖由 不是好鸟 于 2020-11-2 10:51 发表
我刚来这个论坛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之前也逛过其他不少论坛,抛开文笔和深度不说,仅就“真实度”而言,天声论坛就远远的领先于他们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王总编、你、R版、jimmy和其他许多烧友们,为音乐论坛开辟了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1 09:42 发表
讲真我是真看不上童丽,龚玥,赵朋这种假声!对!就是假,那种声音没有高音低音,没有任何起伏,从头到脚就是在那一个固定的频段上。乍一听特别美再一听就腻!这种声音最大的好处是能掩盖一个音箱的真实缺点,能让哪怕一个30块钱的破 ...
原帖由 a459284660 于 2020-11-3 08:58 发表
初次溜达退休论坛就很欣赏那只鸟的观点和说话的风格,非常佩服marlowe的知识面,谢谢您的科普!
我欣赏的新月跟这里的相差太远了!

 一样的米养出了百家的人,对同样的东西有人喜欢也会有人厌憎!我说白米饭好吃但照样有人会说糠咽菜更原生态,你要是去辩论糠咽菜怎么怎么不好那就自然会惹来抗议!看看3年前写过的那些精华贴都会受到一波波点赞评论,因为在那些贴子里我从未写过个人对音乐对事物有什么自己看法!
 一样的米养出了百家的人,对同样的东西有人喜欢也会有人厌憎!我说白米饭好吃但照样有人会说糠咽菜更原生态,你要是去辩论糠咽菜怎么怎么不好那就自然会惹来抗议!看看3年前写过的那些精华贴都会受到一波波点赞评论,因为在那些贴子里我从未写过个人对音乐对事物有什么自己看法! 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强烈表达出对那种发烧假人声的厌憎,其实在写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会激起什么后果了
 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强烈表达出对那种发烧假人声的厌憎,其实在写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会激起什么后果了 
  
  嗯嗯!做人就要做我文中写的亨德尔,千万别学莫扎特!
嗯嗯!做人就要做我文中写的亨德尔,千万别学莫扎特! 
	 )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1-2 10:48 发表
能听出来真是难得!
那位兄自己喜欢巴洛克时代的音乐这没啥不好,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出了名的华丽!但却把后面300年经过无数优秀音乐家一代代改进,远比第一代成熟的音乐体系都砍杀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在音乐上喜欢倒退回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1-4 20:56 发表
你问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问题,这个我都没法简单的说“有”或是“没有”以敷衍了之。
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来看,为防被人声党拍头我就简单说点自己的经验。
如果是古典音乐的话,同样的一部作品用SACD来PK普通CD的 ...
原帖由 FILMSCAPE 于 2020-11-6 11:48 发表
赞同师太这段。反着听肯定是有异于常人的个人喜好,当作普世真理推销给别人就有点那个了。唐诗宋词和诗经的比喻也是一样,就像你吃遍了山珍海味,突然发现水煮白菜最合口,然后试图说服别人水煮白菜是最好的。 ...
原帖由 angryglader 于 2020-11-7 08:46 发表
爱音乐和爱器材确实是两个档次,爱音乐远高于爱器材,非常赞成。
偷偷说一下,大家尽管骂我,我觉得蔡琴唱歌过于注重音色展现,木有感情~~不喜欢。 ...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0 21:58 发表
买音箱是为了听音乐,可我们在干什么?我看着无数人在解码换音箱换线材换电源换功放换…………但每天试来试去听来听去就是那些口水歌?这种现象偶深表不解!
我的听音倾向在这些年中好像没有发现过太大变化,一直因为就 ...
原帖由 bigdogwang 于 2020-11-17 16:52 发表
楼主写那么多浪费精力,买一本《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所有的古典知识都有了。
其实,欣赏古典并不需要发烧器材,我姐夫在汽车中听着汽车音响完全不影响他听各类古典。(有机会一定一定换米其林轮胎,对汽车音响的提升巨大,亲身经 ...
 
	 
	原帖由 coollxl 于 2020-11-2 14:30 发表
因为各种因素比如学历/学科、文化素养、职业、收入水平的影响,听音乐其实是个非常私人的行为,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按理也不应当分个三六九等,甚至形成一个个鄙视链:
比如音乐类型:古曲看不起流行 ...
原帖由 同城快语 于 2020-11-18 10:59 发表
这世界各色人等,孩提时代、中年、老年时代都要分的。50、60岁的人了判别能力应该不低了,照样被网络上简单的播报洗脑大有人在。注重音乐欣赏的人中注定有一辈子停留在听流行音乐上的人,对公认的家根本瞧不上,简单上口入耳 ...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20-11-2 14:20 发表
马勒的音乐不知道比巴洛克音乐华丽到哪里去了。马勒的超大编制交响乐队+管风琴+合唱乐队,巴洛克时期完全不可想象。巴洛克时期的乐器简直简陋(除了管风琴),和华丽沾不上边,更别说大部分都是单乐器作品,也没有那么多的和弦 ...
 
  
  
  
	
 
	原帖由 iloveyouan 于 2022-1-12 00:19 发表
本来要睡了,深夜看到这篇文章,被吸引着一直读完,忘了打哈欠了。最近爱上了古典和交响,准备升级器材。我房间是一个单人卧室,长4.4米,宽3.4米,15平左右,准备长边摆送音箱。请问在SM9,PSI A17\A23,KH310 之间选哪个更适合呢?或者 ...
 
	原帖由 iloveyouan 于 2022-1-12 00:19 发表
本来要睡了,深夜看到这篇文章,被吸引着一直读完,忘了打哈欠了。最近爱上了古典和交响,准备升级器材。我房间是一个单人卧室,长4.4米,宽3.4米,15平左右,准备长边摆送音箱。请问在SM9,PSI A17\A23,KH310 之间选哪个更适合呢?或者 ...
| 欢迎光临 天声论坛 (http://www.tslt.tech/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