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质还是有要求的,首先数字音源要无损,然后解码要达到台式解码器的级别。最近发现用解码播放器输出模拟信号到惠威 M3AMKII+,比音箱自带的 WIFI 输入效果要好上一丢丢,细节更清晰,也更有音乐味。解码播放器也很耗电,摸起来和音箱的散热片一样热,看来为了好声还是下了一番功夫。如果用音箱自带的 WIFI 输入有时会遇到信号干扰的现象,可能是无线模块会干扰到放大电路。
所以蓝牙耳机级别的音质肯定是不考虑啦。没买音箱前都是在电脑上听耳机或者耳塞,当然也就是百元级别或者几十元级别的,效果就是在细节处显得糊,和音箱完全不能比。而且听耳机只是会觉得音乐好听,但听音箱有时会被歌曲感动,甚至会流泪。这是什么原因我就不了解了。可能音箱的声音会从身体表面各处进入人体,比如低频的振动会对心脏有按摩效应。低频主要是烘托气氛,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时刻还是靠中高频。这种颅内高潮的原理估计是某个时刻的声音精准地命中了大脑的期望值,引起瞬间的多巴胺分泌。这对音箱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一点点不对的地方都会偏离大脑的预期。
另外耳廓对声音(主要是低频)也有聚集效应。我们能判断声音是从哪个方向来也是和耳廓的声学效应有关的,是大脑经过多次学习的结果。所以包耳的大耳机应该听起来更自然。但大耳机戴着不舒适,音箱才是王道。
[ 本帖最后由 witten 于 2025-8-1 18: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