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退烧贴:十年发烧历程回顾,附atc scm11听感与bm6 mk3对比

退烧贴:十年发烧历程回顾,附atc scm11听感与bm6 mk3对比

新入了atc scm11,几天听下来非常满意,可以退烧了,回顾10年发烧历程,感慨良多,决定撸一发释放一下,算是给自己做个了结,也同各位烧友分享一下个人经历。帖子写了一天,比较长乱啰嗦,各位多包涵。

        入了发烧的坑是大概05还是06年在长沙时一个师兄说在电脑城听到一对箱子觉得不错,带我一起去看,当时没什么概念,觉得好像是还不错,就入了一对,箱子800块,朝露A200 gold,现在这个品牌几乎销声匿迹了,当年是从发友分出去的,都是国内pchifi兴起时非常著名的产品,而发友的创始人李楠先生现在仍在做箱子,主要是黑钻系列,这个后面也会细说。当时用的声卡是岛谷黑金2,这个估计只有一些老烧知道了。这个箱子陪伴了我4年时间,声音是非常不错的,韵味非常好,听各种发烧人声余音不绝,经常能听出耳油的感觉。后来离开长沙,这对箱子就转手了。

       10年来到武汉工作,有个自己的小单间,就琢么着再入对箱子,当时中了革命领袖的毒,迷上了百灵达,就入了3030A,至于为啥没入革命领袖最为推崇的2030A,因为我觉得买新不买旧,3030价格比2030略高,如果还不如2030,肯定是厂家脑残。3030A也确实没让我失望,这箱子做工真是扎实,功放和箱体是分离设计,而且电源开关在顶部,用起来很方便。带式高音非常出色,非常的快速凌厉细腻,但又不会刮耳朵,听王菲唱高音时能让人起鸡皮疙瘩,但是低音觉得差了些,听了半年多就出掉了。这个箱子的音源先后搭配过乐之邦、纯笛dac1、emu0202,具体的听感已经记不清了。

       紧接着就入了krk vxt6,这对箱子入的价格很低,当时好像是赶上krk换代理,有的商家在清货,就趁机3800入了一对,后来krk涨价了,箱子出了4500,是我唯一一个卖二手还赚钱的箱子。这对箱子在我看来非常值,即使以现在的售价来看都是这样。vxt6的低频真的是非常好,力度瞬态都是一流,中频也十分饱满,高频颗粒略有点粗,但听一些沙哑的女生反而很有感觉,整体是那种充满热情的声音,并没有监听箱的那种干冷,动态十足,而且大动态非常稳定,用来看片也是十分满足的。音源先用emu0202,后来换成squeezebox touch无线播放,都非常不错。vx6听了有两年,说实话这对箱子个人十分满意,但后来手贱还是出掉了。

       出了vxt6,再入什么箱呢,不想花更多的钱,看来看去,又入了百灵达,没错,还是百灵达,这次是3031A,音源换成了声绘dac10,后来又换成了matrix mini i pro,整体风格和3030A差不多,但我觉得比3030A要差些,高频没变化,低频也没变化,虽然是8寸单元,但感觉低频和没有差不多,可能是被vxt6的低频宠坏了,中频反而凹陷了一大块,中频虽然凹陷也还是比较清晰,听歌还能接受,但看片没法接受,总是觉得人声太小,就要调大音量,可人声听清楚了,背景音乐又太大声。听了大概也有一年多吧,后来宝宝出生了,考虑到安全性,把箱子脚架都出了,mini i pro保留了,算是暂时退烧。

       15年住进了三室,有个房间可以当书房了,又萌生了买音箱的想法,这次由于怀念朝露的声音,把眼光放到了黑钻,因为据说朝露是当年是发友团队分离出去的,发友后来变成了黑钻,现在叫鹂之声,目前朝露已不在,还好李楠先生仍然在出产品,于去年双11入了神韵3旗舰版。神3听下来素质非常好,可以说物超所值,但可惜走的是素质路线,已没有了当年的味道,是非常的现代声,这好像也是近几年的趋势,声音都越来越现代化了。这箱子的高频有些不习惯,觉得有些过亮,我个人本就不喜欢亮的高频,每次听超过半个小时就感觉脑袋发涨,听了三个月出掉了。

        接下来选箱就谨慎的多,因为有源方便,就还是在监听里选,目标是万元档。基本就是在a7x,bm6,solo6三个之间选,真力没考虑,外形无法接受。这次为了能一次到位没那么冲动了,趁着出差的机会去北京把几个箱子都听了下,a7x是在异言和声总代听的(感谢开心的接待),素质也很高,以其价位而言超值,但觉得高频太亮,整体薄,不是我喜欢的。solo6去橙音老孟那听的(也非常感谢老孟,车接车送),这个感觉倒不亮,也不算薄,但不知为啥,听久了脑袋也有点涨,而且有点超预算。最后去华音视讯(丹拿新总代)听了丹拿,当时63(bm6 mk3)无货,没听到,但bm系列的其他型号都听了,觉得老6a的高音比mk3系列还要亮,过于艳丽,低音有点慢,怕小房间搞不好,最后入了63。63整体素质确实不错,像R版说的,可能是万元左右素质最全面的了。低频尤其好,但一定要上悬浮架,个人实验在脚架和音箱之间放悬浮架和不放低频差别很大,上悬浮架低频更加凝聚有力,反之则散称一片。

        63听了有一个月,中间觉得mini i pro配不上其身份,就换成了wadia 122+线电,对比起来wadia122低频解析力度更好,细节更丰富,高频也更多些,配63我要把高频调成-1db,整体更加活泼亮丽,关键是国内售价真便宜,美亚可是要1500刀。63听国语人声时,当背景音乐一多就觉得人声有点发混听不清,但奇怪的是听欧美流行基本没这个问题,怀疑是国内的音乐制作水准还是差些。63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没感情,素质是很好,可是听什么都没有能打动我的地方,这也可能是监听音箱的特色。听着实在没什么感觉,老烧说要配个前级,我一想,这前级可没底了,便宜点的就只能选监听前级,可万一还是这个尿性,钱就又打水漂了。再加上现在小孩大了,在家主要是陪他,也就等他睡了后能听一会,还不敢大声,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干脆退烧算了,于是把箱子挂出去了。

        挂箱子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纠结,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如果继续还怎么继续,继续走监听的路子么,答案是否定的,已上到万元级,仍然找不到我想要的,我觉得该换条路了,上无源吧,最后一搏,还不行就彻底退烧。首先定了箱子一定要是英国箱,感觉英国声应该最适合我。雨后、atc、贵族、spendor,基本就从这几个牌子里选了,价格万元左右,总体看来,spendor应该最适合,价格合适、味道好、功放好配,但我心中其实还是有个唯真的监听梦,而且网上有说法spendor被印度人收购了,真假就不得而知。atc也是主做监听的,但从来没听过有评价说其缺少音乐性,唯一的诟病就是吃功放,但新系列都说好推的多,再加上atc的新款造型非常喜欢,磁吸式金属网罩,即可防小孩手指,听得时候也不用老是把面罩取下来完了再装上去,于是就定atc了。atc的设计理念大概就是以人耳最敏感的400到4KHz为中心,高音和低音都是起辅助作用,用于完善中频,这个很对我胃口,400到4KHz基本涵盖了日常80%的听音范围,确实应该是重中之中。

        能买的起的atc只有entry系列,看参数小7是125mm单元,应该是5寸箱,11和19都是150mm单元,应该是6寸箱(关于单元尺寸,后面会详说),个人比较喜欢大口径,对低频也有较高要求,看atc官方的低频下潜参数都不怎么样,19只是54Hz-6db,这也是我选atc时的唯一担心,但看评测对其低频都是赞誉有加,也就决定冒险一试,为保险起见还是选大口径吧,就在11和19之间选了,11和19的评价都很高,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由于这次升级是孤注一掷,也有点冲动直接上19,毕竟19的超线性单元是atc看家技术。但后来还是忍住了冲动,主要原因是19的整体投入太大了,并不仅仅是音箱的差价,功放的投入比11也至少要翻倍。在看评测时国外有个hifipig网站,这个网站比较有意思,对于得分比较高的产品必须经过两个不同的人分别评测,以防止个人因素。这里的两位评测人给11的整体和单项分数比19都要略高,19肯定是比11好的,但11在其价位上做的更加极致。而且里面特别强调不要指望用廉价的周边去搭配19,19会毫不客气的反映出你系统里的任何缺陷,评测人员在评测时换了几个功放,线材换了几对才找到合适的搭配。这个评测基本断了我上19的念想,因为我的功放投入最多也就万元级,无疑是无法满足19要求的。

       箱子定了11,剩下就是功放了,目标是万元级英国货,由于11吃功放,功率至少要100w,这样可选就很少了,最终目标锁定在朗泉100a和乐圣k3上,为了省资金,功放打算收二手。100a一直没看到出二手,k3看到一个,但出手晚了,于是开始每天刷闲鱼,防止错过,后来看到一个出exposure力宝声3010s2的,一搜才发现这原来是个国内不出名的好货,hifichoice的小组评测里夺冠,具体对比的其他几个功放记不清了,hifichoice在评测朗泉100a时也和3010s2做了简单比较,对100a评价也很高,但在音乐节奏流畅度上比3010s2差些。还看了不少功放拆解的内部图,100a是国产的,k3英国产,3010s2英国产,用的还是箭猪牛,用料和内部做工感觉均强于100a和k3,于是就收了这个3010s2,卖家很不错还送了对信号线,喇叭线也是收的二手qed。解码仍用wadia 122,整个无源系统组件完毕。

       接下来是重点,scm11的听感,还有和63的对比。

       11一开箱我就吓了一跳,尼玛这低音单元怎么这么大,不是150mm么,这看上去比63的低音单元大多了,几乎是8寸了啊,拿尺子一量不禁泪流满面,150mm是实实在在的振膜+悬边尺寸,不像别家标的都是盆架尺寸。63官方参数可是7寸175mm低音单元,实际我也量过,振膜+悬边大概135mm,atc真是厚道。这么看来,scm7低音是6寸单元了,看来之前对atc的单元认识有误。另外还要赞下atc的做工,樱桃木的原木贴皮颜色比网上图片颜色略深,两只音箱的木纹都是一致的,配上网罩个人觉得真的很好看,虽然新式铁网罩设计不少人批评,但我真的很喜欢,原因前面也说过。感觉总体做工比63略胜一筹,美观度上就完胜了。

       开声先听下底噪,这里还要夸下力宝声,底噪是我听过最低的,基本要把耳朵贴到单元上才能听到一点微弱的沙沙声,另外功放本身的牛也非常安静,63的两个箱子牛细听都略有嗡嗡声,喇叭底噪20cm内可闻,虽然也很不错,但和这个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首次开声声音略紧,但半个小时后就有改善。11声音厚度比63增加不少,之前一直听说atc中频厚润,我以为中频是突出的,实际上这个厚是从高音到低音整体厚度的增加,中频并不会突出,整体是十分均衡的。Hificritic对11的频响测试是64-20khz+-2db,100-15khz+-1.5db,在室内低频下潜可到40hz-3db。虽然声音厚度增加,但确十分通透,没错,声音既有厚度又十分通透,看似矛盾但atc做到了,而且这个通透不是靠调亮高音的那种假通透。高音有厚度的好处就是再大声都不会刺耳,怎么听都舒服悦耳,亮度适中,而且十分细腻,个人觉得比63好。
      
       中频就不用说了,atc的招牌,密度比63一耳朵的差别,听人声口水不会喷到你脸上,但你能感觉到口水在歌手嘴里是怎么动的。最令我震惊的是11的低频,下潜量感解析弹性瞬态一点不输63,但气势规模要大不少,听加勒比海盗原声,真的有气势恢宏的感觉,而63当初听下来只是觉得声音大,气势上要差不少,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权威感?我不禁又感叹atc的厚道了,56Hz-6db,你是多么的保守啊,让我不尽怀疑63标的40Hz-3db到底是消音室数据还是普通室内的数据。
   
       由于房间环境的原因,音箱拉不开,距离只有1.5米左右,音场出不来,还是在两个箱子之间,但定位非常准确,每个声源基本是点到点的排列,而且十分稳定,不用刻意感知就在那里,相比63我需要更加刻意一些才能确定位置,而且稳定性有所不如,这可能得益于atc两只箱子+-0.5db的精确配对。关于声音的细节,11十分丰富,但它的细节表现和63不同,11的细节不会掩盖主旋律,它是作为主旋律的陪衬而存在,当你沉醉于主旋律时可能会忽略,但当你去感知时,都在那里,一点不少,而且十分清晰。

       相比而言,感觉63的细节呈现和主旋律是同等地位的,不分主次的都给你摆在那里,乍一听非常过瘾,但听久了会累,而且当场面复杂时会有主旋律被淹没的感觉。除了这些,11给我的另一感觉是真实,没错,就是真实。大部分监听箱为了混音工作需要,声音都十分干净冷静,这种干净对于细节呈现非常好,对混音工作很有用,但我个人觉得,这种刻意的干净,本身也是一种音染。这种干净的感觉就像进了消音室,刻意把各种反射声都降低,我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总觉得监听箱人声偏干偏紧偏硬。而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声音反射,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带着各种反射的声音,所以你绝对不会觉得某个人说话声怎么又干又紧的。所以,我觉得11十分真实,是接近现实世界的那种真实,而63也很真实,但感觉是理想化的那种真实,多了些刻意调教的意味。

       最后简单粗暴的总结一下目前这套无源和63的对比:
做工:11略胜
外观:11完胜
高频:11略胜
中频:11完胜
低频:11完胜
音乐表现力:11完胜(甩了几条街)总体:11完胜,当然价格也高很多
以上对比是建立在我已经成为atc粉的基础上,因此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排除存在不公正。

最后,祝每位烧友在发烧路上禹禹独行时能够多一些被理解和支持,能够有机会去亲耳倾听各种音箱,而不是靠看评测选箱子,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器材,真正退烧。

附上器材照,手机照的比较渣,多包涵。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我就喜欢干净的声音,中国新歌声李佩玲这种干净女声,给人一开声有惊艳感觉

TOP

我也喜欢干净的声音,但不喜欢过度干净的声音,这个人没听过,也想听下,有下载地址么

TOP

写这么多。。给楼主的精神给个赞

TOP

回复 4# yesuisheng 的帖子

多谢,感觉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毕竟付出了很多。

TOP

支持楼主放毒

TOP

无源退烧……

TOP

之前貌似提过,ATC的单元和频想是往小一号来标,丹拿的单元是往大一号来标,结果是ATC的6寸比丹拿的7寸要大。。

恭喜LZ  

ATC粉,我也想做~

TOP

标题

下一对箱目标就是ATC主动箱

TOP

恭喜楼主啊!希望在蜜月期以后静下来了,scm11依然能给你享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