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想用HiFi音箱组一套7.1.4的家庭影院

引用:
原帖由 ldxy 于 2025-5-6 10:05 发表

上斜角度解决的是高低音相位问题,对改变声音定位没有帮助。
一、定位优化的本质:声波指向性与直达声占比‌
‌1、高频指向性‌:即使中置音箱未被遮挡,若高音单元轴线与听者耳朵存在垂直高度差,高频声波(>2kHz)的 ‌垂直扩散角‌ 有限(通常±10°以内),听者实际接收的 ‌直达声能量‌ 会随偏离角度增大而衰减。
‌示例‌:若音箱平放,高音单元轴线高度低于耳朵高度10cm,听距2米时,垂直角度偏差≈2.86°(计算公式:θ = arctan(0.1/2));倾斜音箱使高音轴线对准耳朵,可消除角度偏差,直达声能量提升约1.5-2dB(实验数据)。
‌2、声像稳定性‌:直达声占比越高,听者感知的声源位置越精确。若直达声不足,反射声占比上升会导致声像虚化(仿佛对白从屏幕后方或上方传来)。倾斜调整可使声像更贴合屏幕中央。
二、相位变化的可忽略性‌
‌驱动单元排列的一致性‌:现代中置音箱的高音单元与中低音单元通常采用 ‌同轴设计‌或 垂直对称布局‌,倾斜音箱时各单元相对听者的传播路径同步变化,‌时间差几乎不变‌。
‌示例‌:某音箱高音单元位于低音单元正上方,间距5cm;倾斜10°后,高音与低音至听者的距离差异仅增加约0.15mm(计算式:Δd = 5×sin10° ≈0.87mm),对应时间差约0.0025ms(远低于人耳分辨阈值的10ms),相位影响可忽略。
‌分频器的相位补偿‌:音箱分频器已针对单元物理位置差异进行相位校正,倾斜带来的微量路径差会被补偿。

TOP

Bose 650的中置,接到普通AV 功放上,需要一个小配件



传送门:闲鱼搜索 “bose 650 中置 转接头”

用不用中置,用什么样的中置,怎么连接,讨论得很充分了。

LZ 记得反馈下配置和效果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人海啊茫茫 于 2025-5-6 17:35 发表


一、定位优化的本质:声波指向性与直达声占比‌
‌1、高频指向性‌:即使中置音箱未被遮挡,若高音单元轴线与听者耳朵存在垂直高度差,高频声波(>2kHz)的 ‌垂直扩散角‌ 有限(通常±10°以内),听者实际接收的 ‌直达声能量‌ 会 ...
不要死读书,要实践。

发声体在哪里,耳朵就应该分辨到声音在哪里,中置音箱不管是放到屏幕下面还是屏幕上然后再倾斜摆放都是妥协,都不如直接放在中间发声位定位更准。你可以不用透声屏幕不把中置音箱放中间,但是妥协就是妥协,别骗自己。

TOP

引用:
原帖由 ldxy 于 2025-5-6 17:57 发表

不要死读书,要实践。

发声体在哪里,耳朵就应该分辨到声音在哪里,中置音箱不管是放到屏幕下面还是屏幕上然后再倾斜摆放都是妥协,都不如直接放在中间发声位定位更准。你可以不用透声屏幕不把中置音箱放中间,但是妥协就是 ...
1、那你的实践在哪里,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你倒是拿实践过程和结果出来呢
2、你一开口就说倾斜摆位解决的是相位问题,不是定位问题,我回复了以后你直接不提相位了,改谈定位了,定位问题我说的很清楚,大部分家庭都是用倾斜脚架摆放中置音箱的,这是家庭环境局限性造成的,只有少数家庭能做透声幕,你这重复我的话又是几个意思?你的相位理论怎么不见了?

[ 本帖最后由 人海啊茫茫 于 2025-5-7 09:14 编辑 ]

TOP

用空间校正dsp调一下随便怎么放,哪怕放脚头都行,和杠精有什么好说的。
引用:
原帖由 人海啊茫茫 于 2025-5-7 09:07 发表


1、那你的实践在哪里,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你倒是拿实践过程和结果出来呢
2、你一开口就说倾斜摆位解决的是相位问题,不是定位问题,我回复了以后你直接不提相位了,改谈定位了,定位问题我说的很清楚,大部分家庭都是用倾斜脚 ...

TOP

引用:
原帖由 百里屠苏 于 2025-5-7 09:44 发表
用空间校正dsp调一下随便怎么放,哪怕放脚头都行,和杠精有什么好说的。
不行,你们走歪了。音箱放脚头,声音定位就在脚头,DSP校正的是音准,不是上面说到的定位。他不是杠精,他说的是对的,是你们认知有误。

TOP

一、DSP的核心功能与局限性‌
‌1. DSP能做什么?‌
‌(1)频率响应校正‌:通过EQ补偿音箱和房间的频响缺陷(如驻波、低频凹陷)。
‌(2)延时对齐‌:调整各声道声音到达听者耳朵的时间差,解决因摆位距离不同导致的相位问题。
‌(3)相位补偿‌:优化分频点附近频段的相位一致性,减少频段抵消。
‌2. DSP的物理局限‌
‌(1)无法改变声波传播路径‌:DSP无法修正因音箱偏离理想位置导致的 ‌声像定位偏差‌。例如中置音箱放在脚边时,声音从下方传来,与屏幕视觉位置脱节,DSP只能通过延时对齐其他声道,但无法让听者感知声像上移。
‌(2)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不可逆‌:音箱摆位直接影响直达声占比。若中置音箱被遮挡或远离屏幕中线,反射声占比上升,DSP虽可增强高频(补偿遮挡衰减),但会同时放大反射声,导致声场混乱(实验数据:反射声占比>40%时,DSP对定位修正效率下降60%)。
‌(3)指向性控制失效‌:高频(>2kHz)依赖物理指向性对准听者耳朵,DSP无法模拟声波扩散角变化。例如中置音箱平放时,高频能量因垂直扩散角受限而衰减,DSP强行提升高频可能引发失真(THD+N增加3-5%)。
二、DSP与物理摆位的协同关系‌
1、优先级原则‌
(1)物理摆位为根基‌:应优先确保音箱位于声学合理区域(如中置音箱贴近屏幕中线,高音单元高度接近人耳)。
‌(2)DSP作为微调工具‌:在合理摆位基础上,DSP可进一步优化频响、延时和相位细节。
2、中置音箱最低容忍摆位‌:
(1)高度≥0.6米(可通过倾斜脚架对准人耳);
(2)水平位置偏离屏幕中线≤15cm。

[ 本帖最后由 人海啊茫茫 于 2025-5-7 16: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森 于 2025-5-7 10:54 发表

不行,你们走歪了。音箱放脚头,声音定位就在脚头,DSP校正的是音准,不是上面说到的定位。他不是杠精,他说的是对的,是你们认知有误。
echo5就可以干这种事情,之前问过老汤,就算你把音箱放背面,音校空间声学调教也能让声音从正面出来。
引用:
原帖由 人海啊茫茫 于 2025-5-7 15:59 发表
一、DSP的核心功能与局限性‌
‌1. DSP能做什么?‌
‌(1)频率响应校正‌:通过EQ补偿音箱和房间的频响缺陷(如驻波、低频凹陷)。
‌(2)延时对齐‌:调整各声道声音到达听者耳朵的时间差,解决因摆位距离不同导致的相位问题。
‌(3)相 ...
有一种产品叫回音壁,虽然喇叭全在正下方,但就是靠声学计算搞出全景声,所以你说的太片面了,科学声学计算才是未来发烧的方向。

TOP

引用:
原帖由 百里屠苏 于 2025-5-8 08:36 发表
echo5就可以干这种事情,之前问过老汤,就算你把音箱放背面,音校空间声学调教也能让声音从正面出来。
老汤说:“我没说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百里屠苏 于 2025-5-8 08:36 发表
有一种产品叫回音壁,虽然喇叭全在正下方,但就是靠声学计算搞出全景声,所以你说的太片面了,科学声学计算才是未来发烧的方向。
不要死读书,要实践。

你说的回音壁模拟出的全景声,很多高价位的名牌的,音响展上我都试听过,实际在声音定位上的效果都远不如真正的分体式独立影院音箱系统的声音定位,只能骗骗普通人。

TOP

发新话题